浙江大學方肇倫院士國內10家高校、科研單位共同打造的芯片實驗室將使醫療臨床化驗發生革命性變革。在不久的將來,人們就可以運用小如郵票、大如信用卡的芯片實驗室進行各種化驗,那感覺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,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后化驗結果就出來了,你甚至可以不上醫院,隨時隨地對自己進行體檢。
芯片實驗室是一種通俗的叫法,其科學的名字叫“微流控生物化學分析系統”。從2000年開始,在中科院院士方肇倫的下,浙江大學、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等國內10所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共同承擔了本世紀*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——“微流控生物化學分析系統的基礎研究”,共同打造國產芯片實驗室。
一塊只有兩張郵票大小、幾毫米厚的玻璃片里,縱橫交錯著一條條比頭發絲還細的通道,微流控生物化學分析就在這里進行。
在浙大微系統分析研究所,借助顯微鏡,我們看到細胞正一個一個有序地從管道通過。方肇倫告訴我們,在芯片實驗室里,分子 “見面”幾乎是瞬間的,這樣化學反應的速度不僅能成千倍成萬倍地提高,而且可以一個細胞一個細胞地進行化驗分析。因為在一塊芯片上,近萬個化學反應可以在各自微小的反應室里同時進行,從而使癌癥等疾病的早期診斷真正成為現實。
據了解,目前上的科研競爭非常激烈,美國哈佛大學、斯坦福大學、加州大學、橡樹嶺國家實驗室,英國*學院等世界大學和研究所以及惠普、日立等分析儀器生產企業都在加緊芯片實驗室的研究。方肇倫說,微流控芯片實驗室已經到了產業化的前夕,希望有遠見的企業家能盡早介入,以改變目前我國醫療儀器絕大多數依賴進口的狀況。他說:“如果有足夠的經費,芯片實驗室3年后就能應用于臨床,造福普通病人。”據了解,浙大微系統分析研究所已與上海一家公司合作開發成功微流控DNA分析儀,不過目前還只在國內相關科研單位的實驗室里應用。 |